據世界衛生組織(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,1948):“健康是指個人在生理、心理、社會上的完全安寧美好狀態,而不僅是免於疾病或是虛弱”。

認識一位受抑鬱情緒困擾的高中女孩小美(化名),因在校被欺凌,令她情緒崩潰和失控。她原本積極主動,後來變得自閉,每天只躲在被窩中哭泣,不願出門,有時更出現自毁的想法及行為。剛開始時,小美和她的父母,都抗拒見專科醫生。

在青少年階段中,他們注重自我形象、尋求獨立自主,也重視與朋輩的關係與認同。面對心理上的問題,感到不安時卻又不敢去找醫生或輔導員,害怕會被當成“黐線”或被標籤為精神病患者。

筆者從事青少年服務多年,接觸到不同學校和背景的年青人。我們不是老師,我們不用太擔心他們的學習狀況和成績,社工和輔導員反而有更多機會分享他們生活中的“瑣碎”事:校內趣事、做分組報告的八卦、父母的期望、升大的困惑、情竇初開的情懷等…這些話題看似不重要,但卻是青少年所重視,亦是他們的壓力來源。“傾談”,其實的確很“療癒”。當建立了關係,才可以了解他們更私密的心事。近年研究發現,很多成年後才出現的心理問題,很多是在兒童及青少年階段,遇到負面經歷但未得到適當處理的後果,故不應低估這些“瑣碎”事。

小美最後得到家長同意,最終接受專業協助。現代家庭趨向“少子化”,兒童亦多與電子產品為伍。家長除了注意子女的成績外,也應關注他們的情緒和壓力狀況,培育他們了解自己的精神健康狀態。遇到有情緒困擾的朋友,一定要耐心地了解和陪伴他們,尋找合適的專業人士幫助。

以上文章由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提供

下載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