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代幾乎所有親子教育都會推廣讚美的好處,時常的讚美會培養孩子的自尊,是父母給孩子的最佳禮物。 如孩子畫了一幅畫,便  他有藝術天份; 孩子於 動比賽中 獲 得不錯的成績,便 稱 讚他有良好的運動細胞。 這種正向的說法,的確是會給孩子帶來自信。 不過 若過於以這種先天優勢來讚美 孩子 ,可能也會帶來一點小問題。

九十年代末 哥倫比亞大學的克勞蒂亞 穆勒與卡羅 德威克針對不同種族及經濟背景的四百多位小孩做了追蹤研究 。 第一階段時,研究員將小孩分成三組,對其進行 邏輯判斷圖案的智力測試, 並慌稱所有小孩都拿到八十多分 。經測試後,研究員 稱讚 第一組小孩 因為 聰明而答對題目 對第二 組 小孩則沒有作出 讚美對第三 組 小孩則 稱讚他們是因努力而得出此分數 。

隨後,研究員 於第二階段 訂出兩項任務給 予 小孩選擇,分別是他們可能不會成功 的任務 ,但即使失敗,還是可 從中 學到東西;另一 項 是他們應會做得很好 的任務但卻學不到東西。結果 之前被稱讚聰明的 小孩之中,65% 選擇簡單任務,沒 被稱讚 的 則有 45% 選擇簡單 任務而 被稱讚努力而得分的 只 有 10% 選簡單 任務 。 最後,研究員 再做一次難度更高的智力測試, 結果 被稱讚有天份的組別基本不願再進行嘗試,而 被 稱讚努力的 則 對難題很有興趣

為何會得出以上結果?原因可能是當我們稱讚孩子很聰明時 ,孩子自我感 覺的確是很不錯,但此舉也很容易 令 他們因害怕失敗而迴避逃戰 ,因當我們以天份來稱讚, 即 暗示了現時的成績不是用努力 而 得回來的, 從而 會 令孩子缺 少了動力而當成績未如理想 時, 動力 便 很易潰散,進而產生無力感。 然而,若我們稱讚孩子的努力時,他們反而能有自我控制的認知,更願意面對困難。所以,稱讚能力和努力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,稱讚努力可鼓勵他們多挑戰自我,更願意接受挑戰

下載全文